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褚树青:世界读书日: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冲突,获取知识就在一瞬间
发布时间:2018/4/26 9:39:00 点击数:254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也常常被褚树青挂在嘴边。阅读日前夕,我们有幸采访到时任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听听这位常年深耕于书海的文化匠人,如何结合时代打造现代化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冲突,获取知识就在一瞬间

 

  进入图书馆,满目春光便涌了上来,仿佛整个场馆被嵌入了错落的乔木丛里,显得安静而闲适。

  这样的图书馆环境正好也是褚树青所推崇,契合他打造舒适型图书馆的理念。

  阅读,既神圣又不神圣

  古人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改变命运,阅读就是一个学习及升华的过程,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是一个让自己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手段。

  

世界读书日: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冲突,获取知识就在一瞬间

 

  “说阅读神圣,是因为它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不神圣,则是因为人们常常把它与功利捆绑在一起。”

  “同时,阅读也并没有那么高要求,看风景,听鸟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阅读,所以阅读不是单纯的看纸质书,它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对生活学习、领会的一种状态。”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阅读就是一个攀登的过程,攀登是朝圣,同时也是生活。

  老式图书馆谢幕,文化综合体顺势而生

  在以往,图书馆在大众眼里,像是一个身怀文化重宝的藏宝阁,是思想沉淀的地方。

  “现在,图书馆是一个集知识中心、信息中心、娱乐中心、交流中心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你可以在里面看展览,看各类文艺见面会,名家见面会等等。”

  

世界读书日: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冲突,获取知识就在一瞬间

 

  说到这里,褚馆长指了指一楼的展厅,因为到访当天,浙图就在一楼展出了百岁老人的字画,放在以前,这些都是美术馆做的。

  “时代不一样,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会发生转变。服务发生转变后,图书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不一样了,这是时代让图书馆有了一个质的改变。”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直是全社会所有人群,不同于学校专注于对学生的培养,任何人进入图书馆都将一视同仁,现在推崇全民阅读,不管你是企业家、学生、乞丐、环卫工人等等都能从图书馆找到你想要的。”

  “信阅诚服,悦无极限”:打造阅读全球化

  2018年世界阅读日,浙图以“信阅诚服,悦无极限”作为主题,推动世界阅读日的推广。

  “以前,在图书馆借书是有门槛的,需要交押金,需要办借书证等等。”在采访过程中,褚馆长坦言,70、80年代看书可是相当不易,能够找到本好书就已经是件了不得的事了,看书的门槛可是相当之高。

  如今,时代可以让浙图打造“零门槛”借书服务,目前浙图已经联合社会信用机构,开启信用保证借书服务。

  

世界读书日: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冲突,获取知识就在一瞬间

 

  在物联网与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浙江图书馆在支付宝服务窗口上线了“U书快借”服务窗口。

  “2017 年,我们图书馆的借阅量达到了峰值,文献外借达到167.6万册,很大程度是因为上线了U书快借。”

  U书快借小贴士:由浙图承担寄出运费,为浙江区域有浙图借书证的读者提供文献外借服务。(可以通过网络线上办理读者证)

  馆长荐书:《寂静的春天》,环保事业不应无声

  “世间万物皆有活法,即便是单细胞草履虫也有一昼夜的寿命,人类不能随便终止。这本书是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教会我们爱护环境,敬畏生命。”——《寂静的春天》推荐语

  听着浙江图书馆不绝于耳的鸟叫声,褚树青说,“春天的画面应该是小鸟在丛林里鸣叫,池塘里有鱼在游动,森林的草地上有爬虫。”

  

世界读书日: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并不冲突,获取知识就在一瞬间

 

  春天应该是这样枝繁叶茂,一派祥和。但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却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春天,这不禁令人深思,农药、污水到底给环境造成了怎样的破坏?

  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向广大读者推荐《寂静的春天》一书。

  “我觉得,中国当前应该对环境保护保持高度重视,所以我推荐这本书。”

  结语:

  很多时候,我们停止阅读,放下书本,并不是因为我们已经厌倦了阅读,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书籍阅读。


(文章来自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王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