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5/9 13:07:00 点击数:290 |
|
讲座答疑部分
1.陈老师,有没有关于阅读推广方面比较权威的图书给我们介绍学习一下?
其实阅读推广方面的书现在非常多,包括出版界也有,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等。我个人也买过几本。国内的,特别是阅读推广委员会,也出版了系列丛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工作情况去选择,不做具体推荐了。
2.陈馆,请问贵馆有专门设置阅读推广部吗?是全馆一起参与?还是只单单流通部的任务?
我们馆对于阅读推广工作,至少在七八年前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宣传策划部负责我们全馆还有全市的大型活动策划。另外对外宣传,比如活动预告、形象宣传都有部门来进行。我们还有少年活动中心,专门做少年儿童方面推广工作的一个部门。除了这些部门之外,我们各个部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自己的一些活动,规模就不会这么大。另外我们馆也聘请了一些传播公司,比如活动在网络上或者报纸上分别怎么做,我们都有具体的策划,共同商议。
3.陈老师,想问您关于书店的阅读推广?
书店的阅读推广在北京地区这几年也都是比较多的,当然搞得好的我认为都是一些大的书店和一些民营的书店。北京地区一些大的书店会定期的,比如每周、半个月或一个月,会请一些作家、作者来书店进行宣传、签字等等。民营书店特别这两年,活动也搞得非常多。有些活动主题非常好,他们往往宣传策划能力都非常强也很注重传播。另外这些民营书店的环境也非常不错,很多人也愿意去参加他们的讲座、沙龙。民营书店的很多活动都很值得我们图书馆参考。我认为书店的活动跟图书馆的活动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去跟书店进行合作,大家都有不同的资源,作为一个互相的补充吧。
4.陈老师,您属于公共图书馆,对于讲座中提到的阅读推广中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我们高校馆是否需要呢?
其实高校也是同样,因为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所涉及的科目本身。很多活动都可能和你的专业或课程没有具体关系,可能属于素质教育方面。前段时间在合肥,阅读推广委员会召开了一个工作会议,北大图书馆介绍他们搞的电影宣传活动我认为是非常好的。首先从策划开始,要找一些专家或导演、剧本写作者、主创演员、评论人员等对某一个电影的历史、拍摄手法等做一些专业的交流和介绍,这样整个的活动绝非是单层次的。当然,很多社会资源不是高校所具备的,比如一些著名作家和艺术界人士,社会各方面的知名学者,都不是高校本身所具备的。但是这些活动都是学校所需要的,所以我想高校也和其他类型图书馆一样,同样需要一些社会资源。
5.陈馆,阅读推广如何与资源推介更好地结合?感觉现在阅读推广热热闹闹的,但是真正对促进阅读推广起了什么作用很空泛。
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专业。其实阅读推广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阅读推广活动承担着培养读者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有这方面的责任,培养读者去读书,读好书。第二点就是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比较关注的,阅读活动可能搞的轰轰烈烈,声势也很大,但是真正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并不是很多,这也是我平时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交流所谈到的问题。那么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要结合活动的主题、形式甚至内容。当然内容方面,活动介绍的书肯定是你图书馆所有的。这方面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我要重点推荐某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本书专家认为很好,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认为很好,但是读者可能不太清楚。所以你要找一些对这本书有一定阅读体验或者比较了解这本书内容的专家学者,跟他们沟通,请他们到图书馆进行介绍。另外比如要推广你们馆自己的数据库,也可以请数据库厂商来找一些专业人员进行推广,把你所讲的内容和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这个问题根本来讲,就是要在资源和阅读推广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被读者喜爱的,这样他才能去接受你的图书或你的资源。
6.陈老师,想问您关于现在书店阅读推广的不足?
书店的阅读推广也有很多形式,比如我见到的大多数都和营销活动有关,这些是无可非议的。至于活动本身,我想只要这个活动读者感兴趣,积极参加了,一些弊端你也是要承受的,毕竟这些书买还是不买完全取决于个人。另外一个问题是书店有些活动缺乏一个整体的策划,很多活动未必是读者所需要和喜欢的。再有,书店的活动从形式上,没有公共馆和高校馆这么丰富,主要是以签售会、沙龙、讲座为主。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7.陈老师,您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做好阅读推广工作?
我个人不在高校工作,可能讲的不是那么完善。高校的阅读推广工作和公共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无论是在阅读推广的方式还是技巧上,无非就是受众群体不一样。高校一般是本科生到博士生这样的群体,公共图书馆接触的范围就比较广。高校图书馆的活动人群比较单一,所以搞活动相对而言更容易组织。另外在内容方面也是同样,高校都是有专业设置的,因此要进行某个专业的讲座或者推广活动会比较容易,因为你们掌握这方面的资源,师生接受程度也比公共图书馆这些读者更加容易。
我始终认为高校馆和公共馆活动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在内容选择和接收人群上有一定不同。高校图书馆的难度就在于活动是否能够被大多数听众接受。比如搞学术讲座,如果太浅可能研究生博士生不满意,过深又听不懂,一些人可能也没有兴趣,所以讲座难易程度怎么掌握是高校馆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人群方面,公共馆在政府号召下可能有很多人参与,高校馆再宣传可能就是一个或几个学校或一个联盟的成员,整体来讲会比公共馆少,但这都是特定情况来决定的,并不说明人少活动就怎么样。活动不应该以人数多少来进行比较,应该在活动效果方面进行体现。
8.怎么能不让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读者参与,有什么好的举措吗?我是高校馆。
其实在公共馆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活动没有抓住读者关心的主题。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要求,活动尽量避免由我们单方面策划,因为你是否真的了解读者的所学所想,是个问题。所以首先应该进行调研,对于读者关注什么,讨论什么话题等进行交流调研,甚至可以由图书馆专人或学生做调查。然后选题及讲座等活动方法共同研究制定。内容和活动形式一定要跟读者的兴趣相关。另外在主讲人的语音语调上我们都有要求,一定要把你的要求、想法都跟讲座人员沟通好。我想把调研做好了,活动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9.陈馆,请问社区图书室和村居图书室如何搞阅读推广?
社区或村居等基层图书室的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是现在政府和公共图书馆人员最关注的一个课题。实际上这些图书室的活动也是受众面最大的。基层图书馆在人员的组织水平、活动讲座的选题水平等当中无法跟中大型图书馆相比,所以对于基层的图书馆怎么搞活动,分为两种。比如北京,一部分活动是基层图书馆自己搞得,我们进行协助和帮助;另外对于基层图书馆我们也要进行整体的包装,比如区级图书馆对下属基层图书馆进行菜单式服务,提供多项活动方案供基层图书馆选择,更加节省人力物力。对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员的培训也是我们目前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很难解决。所以我想搞好基层图书馆工作,上级图书馆可以尽量采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困难,并对于实际问题进行指导,这样两方面结合可能更好一点。
10.陈馆,能谈下少儿阅读推广的创新方法吗?
少儿的阅读工作和成人的不一样,0到6岁环节,区分的很细。比如台湾,对于漫画有一个分级阅读的形式,一些漫画书你没有达到指定年龄是不可以看的,有严格的限制。青少年的阅读情况比较复杂,可能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具体策划。当然,每个年龄段不同的儿童又有不同的阅读兴趣,所以对于儿童阅读方面可能不仅仅是我们图书馆人员的事情,一定要跟教育部门,尤其是阅读和心理教育方面的老师进行合作。总体来说儿童阅读比成人阅读更加复杂,技术性更高,我们需要有这方面的培训,另外也可以跟一些机构进行合作。对于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应该是全社会最重视也是最难搞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一项工作,我想这是很多公共馆或学校图书馆甚至幼儿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11.如何寻找社会力量,和这些社会力量之间如何协议?
如何寻找社会力量以及如何跟他们之间协议我想很多中大型图书馆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一些基层图书馆或者偏远地区图书馆资源有限,就会受到很大制约。现在看来,文化教育机构是最容易和我们合作的,这些单位大都是公益单位。另外一些公益组织或者学校,都是很愿意跟图书馆合作搞一些公益性或商业性的讲座。另外在一些发达地区或城市,比如出版社、报社等等都是社会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近几年出版社都很愿意与图书馆进行合作,进行宣传推广。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合作,比如赞助等等。至于协议怎么签也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们图书馆有专门的律师进行把关,因为有些东西传播不当的话可能会使图书馆的声誉受到影响。
12.陈馆您好,请问高校馆可以跟当地公共图书馆联合做一些活动吗?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
高校馆和公共馆的合作我认为是一个趋势,其实很多国外的高校馆都是对外开放的,也接受一些社会读者借书、听讲座等等。我想高校馆与公共馆的合作是共赢的,高校馆在教师资源和学科资源及文化水平上要比一般性的图书馆好,这是优势。但是高校馆在人员和资源的覆盖面上有一定的缺陷。据我了解很多高校馆都是主动地跟公共馆进行一些合作,特别是在活动或讲座的资源上类型上,以及讲座人的共享方面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合作共享。
13.阅读本是知识分子之本身属性,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阅读还需要推广才能进行,您怎么看?
其实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现在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前你可能读了四书五经,考个秀才可能就算是知识分子了,但是现在不是你读了多少书,有什么学历就算知识分子。可能需要对某些专业某些学科有专门的创造创新的人才能算是知识分子,跟过去的定义有所不同。至于阅读推广是否要进行应该辩证来看。比如当一个人达到某个领域顶尖水平的时候,他可能就不需要其他人对我的研究情况进行引导推荐,但在其他领域,他不是专家,就需要有人来提供信息,对他的研究起到补充作用。总得来说,阅读推广很难会把你的阅读兴趣全都集中起来,所以对于其他学科的欠缺就需要途径或方法来获取信息。阅读推广不是单一层次单一水平的,我们应该对阅读推广理解的更广泛一些。
14.请问陈老师,贵馆对做阅读推广的馆员作何具体要求?
首先是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联络能力怎么样,是否能够进行独立的选题策划,这是非常关键的,不具备独立选题策划能力是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阅读推广人员的。策划、宣传、组织、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他的学科能力并不是主要的,因为很多阅读推广并不是需要你本人来进行推荐,更多的是需要你来具体策划实施,综合素质要高,善于沟通,当然也要喜好图书。
15.高校馆的阅读推广是引导还是强制执行?
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很有意思的,引导毫无疑问是需要的。至于强制,你能够真正做到强制吗?我想强制,无论如何在方法上是不提倡的,个别情况下偶尔使用可以。强制读书是读不好的,倡导还是我们最提倡的方法。
16.陈老师,实践界是如何看待理论界刊发的相关阅读推广理论的?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吗?
阅读推广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目前可能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阅读推广人员受水平所限,总结出来的全是经验,很难上升到系统理论层次,这点其实在一些论坛和会议上都能体会到。理论界也有自己的问题,有很多搞理论的研究人员,本身并没有真正搞过活动,甚至一次都没参与过,很多理论都是通过案例或论文等渠道得到的,有可能总结的理论方法对于实践来讲不太对。我想最好的途径应该是搞理论的人最大限度的去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修正理论,这样理论才会被大多数工作人员接受;实践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能力,把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
17.阅读推广与特别馆藏是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从阅读推广的目的去考虑这个问题,比如我这个活动就是要推广我的数据库或者某一本书,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别,最好的方法就是既搞好阅读推广也把我们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推送出去。
18.请问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严格的讲我基本没有参与过,但在我工作中也跟一些高职院校有过一些合作。高职院校跟高等院校还是有些区别,跟高中也不一样,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一些阅读推广活动中,既有跟专业相关的,也有关于整个文化水平提高的方面。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跟高校没有本质区别,无非在专业设置和人员层次上有所区别。我想不管是公共馆还是高校馆还是高职馆的活动一定是要了解受众心理,了解手中所关心的问题,所能接受的水平等等,然后再具体策划。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A2MjMxMw==&mid=2652008881&idx=2&sn=feef3e8c2cc1f416c141f1b721dee785&chksm=f7f086f7c0870fe1e309a7f532bd905f0f227c5ca6b8050ff9afa4880a1a6eda83f1ab375c6a&mpshare=1&scene=1&srcid=0508i4Qj8ht6Q5M7rSzHbNW6#rd(阳光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