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程焕文:国际视野下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如何建设?
发布时间:2018/6/16 10:20:00 点击数:377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

  在“新起点·新机遇·新使命”的会议主题下,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三个问题。

  一是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

   应该说真正的一流大学建设是从2000年开始的,虽然我们的发展时间很短,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向着一流大学图书馆迈进,所以近二十年来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变化最大,在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这方面和国外已经没有多少差距;第二个大变化是在奔向“一流”的过程中,大学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不断扩大,新馆建设持续推进,让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取得的成绩。

  二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我们现在面临的机遇有很多,但应该说挑战更严峻。其中最大的一个挑战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大学图书馆,如果说过去有一些小差距,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个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其次,从过去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和方法到现在我们的核心技术和方法都在厂商手中,资源的变化与异化使图书馆失去了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数字资源的保存并不乐观。最后,高校在加强基础保障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数字资源安全的问题

  三是一流大学图书馆怎么去建设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回到原点,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是“不忘初心”,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很重要。

  学术资源的建设。学术资源的积累有多丰厚,学术的平台就有多高。这是因为学术资源或者知识资源是大学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今天大家面临的问题是要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还是纸质资源的建设。我的看法是数字资源建设是经费问题,纸质资源建设是水平问题。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强调纸质资源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中文馆藏数量不足,要想做一流的大学,每年买的书如果没有10万本以上,就说明图书馆的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二是外文馆藏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我们大学图书馆的外文藏书量都是非常少的,大家正在努力改变这个状况。三是学术资源同质化情况非常严重,要配合学科建设做好特藏文献建设。像清华大学,在建筑资料方面做得非常好。四是从“211”开始,一直到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虽然一直在不断增长,但仍需进一步增加。我觉得一流大学的建设,首先要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做好,其他大学图书馆紧随其后。

  空间资源的建设。空间资源有多大,图书馆的舞台就有多大。这些年来,我们的基本看法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因为参照教育部的基本办学条件,现在的人均建筑面积仍然不够。所以馆舍建设没有终点,我们还要建更多的图书馆。我们必须要清楚,空间资源是大学图书馆来完成它另外两个使命,也就是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基本条件。

  阅读推广。一流大学的建设,阅读推广是根本,大学本来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地方,但是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大学生不读书。难以想象,一个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没有去过图书馆,而这对我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根本的影响。所以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推广服务。

  本文根据“2018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嘉宾发言速记整理,有删减,未经嘉宾审定

  整理:李霞 编辑:李霞 路月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noiFa5A_0ErvmyngNuWqA(图书馆报)


(文章来自汉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