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6/23 10:20:00 点击数:223 |
|
下面,我要和大家交流的第三个方面是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的关系。在中国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的关系变成了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与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的关系,但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要求来说,我们要从技术、服务、责任和功能上说,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必须要协同建设和发展,因为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讲,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它是多维度的关系,智慧图书馆是智慧校园的核心内容,智慧校园是智慧图书馆技术支持层;从服务和功能上讲,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同样是相互统一、相互依托、相互呼应的,从实体和环境建设上讲,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分部门建设又是相互矛盾,使其关系变得复杂繁琐,从智慧校园的整体技术构架上讲,智慧图书馆只是智慧校园的一个部分。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讲的就是如何建设完备的大学智慧图书馆与校园。首先要明确大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学的运行和管理都是围绕其宗旨开展工作的,智慧图书馆与校园的设计与实现必须围绕其宗旨建立智能、高效、便利、快捷、个性、智慧的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完备的大学智慧图书馆与校园必须是统一的整体,统一的顶层设计是关键,服务和功能设计要明确和清晰,建设完备的大学智慧图书馆和校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万兆光缆、4G以上的流量、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完好硬件设施、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平台等;
第二,采用统一标准的、先进的、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明确完整的运行服务、管理功能,并且通用性强的系统设施;
第三,采用最优化的智慧平台(智能软件体系),将通用技术、专用技术、通信技术、移动技术、感知技术等信息技术组织起来、运行起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体现学校管理功能、服务功能、体验功能、学习功能、研究功能等校园应有的所有功能。
智慧平台建设作为智慧图书馆与校园建设的核心,更要体现智能和创新智慧,智慧平台软件设计是关键,它应当考虑以下三个主要内容。
一、完整性和通用性。它依据大学校园整体运行管理体系和标准,做好统一的顶层设计,明确所有运行与管理机构的功能、流程以及它们的关联性。同时,采用的信息技术是全面的、先进的、可靠的,通用的、标准的、完整统一的。
二、系统性和关联性。智慧校园与智慧图书馆必须在统一的架构下友好地运行,整体系统是唯一的,每一个功能环节应当是相互关联的,具有联动性和可靠性。
三、人性化、智能化和智慧性。智慧图书馆与校园主要体现在智慧平台的人性化和智能化,人性化要考虑不同群体和个人的特点、特性,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因此人性化也要体现个性化和舒适性,而智能化不仅要方便、快捷,而且要简单、易懂,尽量减少操作的重复性,智能化同样考虑操作的唯一性,真正体现智慧性。
从内容来讲,智慧平台的服务与功能定位也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智慧图书馆与校园的定位主要取决于它的管理服务功能的定位,图书馆不仅仅是学习中心,而应当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互联网+教育”让网络学习空间在图书馆无处不在,网络信息中心应当是学校运行管理、决策和指挥中心,它取决于图书馆和网络信息中心未来在大学的作用和地位,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智慧平台不仅是一个操作流程的平台,而是一个具备有多种服务与功能的平台。智慧检索查询功能、发现功能、创新创业功能、学习功能、研究功能,平台上提供各种服务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图书馆今后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破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内容,尤其是大学图书馆,你不能仅仅提供学习的空间和条件,更重要是提供创新和研究空间和条件,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工具,不断提升核心能力。
大学智慧图书馆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图书馆,它的核心能力从下面的构架图当中可以看出:
智慧图书馆和校园的实体环境建设是实现智慧图书馆和校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对于图书馆而言,馆舍的设施建设是智慧图书馆主要体现,智能化的设备设施,一卡通的智能化管理(不是对读者加以限制的管理,而是人性化的管理)、智慧研讨室、创新研究空间、智能展示和体验空间、舒适的学习环境、自助服务体系,智能化的楼宇控制等(见新馆实景图),它也体现了对图书馆的定位。对于智慧校园来说,首先,感知感应的硬件设备最为重要,如对传感器、摄像头、信号接收和发射仪的高质量、高精度、高标准的要求,是智慧校园运行的基本保障。智慧校园设备设施应当从学校领导身边建起,从人员聚集的场所做起,从关键环节做起,分步实施,到2020年全面实施。
最后从我近年来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的体会谈一下我对智慧图书馆与校园未来发展与趋势的看法。依据教育部“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末,高等院校基本实现智慧图书馆和校园建设目标,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发现,互联网和物联网有机融合为一体化,到2019年底国内部分城市实现5G无线网络全覆盖,云计算、移动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系统进一步融合实现扁平化,由于新材料和新型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会促进新的信息技术、感知技术、虚拟技术不断诞生,新型的智能设备不断涌现,如今纳米芯片的发明使未来技术无所不能,未来智慧图书馆与校园更加完善更加清晰,智能管理准确无误,智慧决策更加明确,智慧服务更加精准,服务内容无处不在,到那时,所有人员的行为举止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大学管理和运行就变得简单化了。
最后让我们共同向着美好的中国梦目标努力吧!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也非常感谢阳光悦读提供的这个分享平台,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也欢迎大家通过阳光悦读和我分享您的新想法和新问题。祝各位晚安!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VhIQvWGR7y73IQ95HDoXWg(阳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