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走上阅读推广培训讲台
发布时间:2018/9/20 10:48:00 点击数:92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阅读推广工作一线的馆员,参加各种会议及培训班,聆听专家报告是常有的事。在参加了很多培训之后,最近,我有幸被安排作为主讲人作了一场有关阅读推广实战的培训。虽然此次培训不是我第一次上台做主讲人,但依然紧张忐忑,印象深刻。

  那天正在单位上班,突然收到河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馆长岳修志发来的微信,邀请我在安阳师范学院作为指导老师为大家培训。经与岳馆长沟通,原来是河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拟在安阳师范学院举办河南省高校阅读推广实战培训会,会议邀请的培训老师均为从事阅读推广具体工作的负责人。有幸被遴选为培训老师,心中有一丝惊喜,亦有后顾之忧。喜的是可以在全省同人面前介绍我们郑州大学图书馆的一些做法,忧的是如果自己讲得不好,会影响我校我馆在大家心中的印象。

  本次会议的操刀手岳修志馆长给我们四位培训老师发来了具体要求,“培训讲座时间是每人一个半小时。内容特点:实战培训。你们都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各有特色和优点,你们本人在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的讲座能从实际开展情况出发,将活动中的亮点、特色、效果,原因等写出来,加上心得体会。”岳馆长的要求给我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我开始思考如何架构才能很好地向全省同人呈现我馆的阅读推广工作。

  当前,阅读推广已经成为图书馆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图书馆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阅读推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常常成为各种活动进行展示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经常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填报各种材料,也由于我是阅读推广工作实际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我馆的各项阅读推广工作可以说是了然于心,所以确定讲座的题目和大致框架对我来说倒不是难事。最终,我将讲座题目确定为《以多元化的载体开展特色化的活动——郑州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探索》,并准备从郑州大学阅读推广概况、多元化的阅读推广载体、特色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对郑大阅读推广的思考、阅读推广的“五心”体会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题目和框架确定好以后,最难的就是内容的充实和课件的制作,这项工作确实耗时耗力耗脑细胞,让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前写各种材料,可能更多的是从前面三个方面展开,这三方面的内容虽然有很多之前总结的资料可供参考,但是由于之前大多是以文字材料的形式予以呈现,我想在制作课件时填充一些图片,尽量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减少大家在看课件时的视觉疲劳。不过找各种照片、抓各种截图确实是一件很耗时的事。而且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以此为题进行讲座。虽然2015年我也在全省同人会议上与北京大学王波老师、西南交通大学高凡老师、中原工学院张怀涛老师同台做过一次讲座,但是那次我的题目是《阅读推广,品牌助力》,与这次的题目和内容相去甚远,所有内容需要重新准备。同时,我在这次讲座中增加了对郑大阅读推广的思考、阅读推广的“五心”体会两方面的内容。我感觉这两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大家更愿意听的,尤其是心得体会可能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也在反复思考,不断修改各部分内容。最终,我确定的讲授大纲大致如下:一是郑州大学阅读推广概况,主要体现在“三性”和“三化”,即阅读推广理念自主性,阅读推广主体广泛性,阅读推广客体全面性,阅读推广对象扩大化,阅读推广方式多样化,阅读推广机制常态化。二是多元化的阅读推广载体,主要有社团读书会、漂流书阅览室、期刊《读书声》、微信平台“书香郑浓”等四大载体。三是特色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介绍了青椒书话、挑战阅读计划、读书生、读书达人秀等四个活动。四是从如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加强区域协作、推广中原文化等方面对郑州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进行了思考。五是以热心、爱心、匠心、关心、公心等“五心”讲述了一个图书馆员做阅读推广工作的心得体会,认为热心是前提,爱心是基础,匠心是根本,关心是关键,公心是保障。

  在培训班上,我怀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上主讲台,向大家分享了我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虽然在讲的过程中漏掉了一些本欲展开分享的东西,留有遗憾,但我知道我用心了,尽力了。这次作为主讲人的经历,也使我对如何做好阅读推广有了再思考,萌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于我来说亦是一种学习和提升。

  通过准备这次阅读推广实战培训,我体会很多。与组织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相比,准备讲座内容、制作课件及讲授过程更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去总结、去提炼。也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上台讲授,才能真正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台上的滔滔不绝、绘声绘色,都是在幕后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也是博览群书、不断修炼、积累经验的结果。

  信息来源:http://124.207.48.191/epaper/tsgb/2018/09/14/A17/story/34676.shtml

(图书馆报)


(文章来自汉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