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3/7 9:45:00 点击数:990 |
|
“两眼一睁,干到熄灯”,这是一个图书馆员一天工作的真实写照。尤其是一线馆员,既要做好科研项目,又要做好服务工作,工作异常繁琐。一线馆员的工作单调重复,久而久之,图书馆员便会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出现倦怠心理。如何在这单调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排除消极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对工作保持热情,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才不会消极怠工。一线馆员若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乐趣,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地,枯燥乏味自然而然就消除了。常言道,“生病吃药”,对于一线服务工作,我们也同样有着自己的“良药”———馆员“三件宝”:专业,自信,热情。
“专业”:这是对一线馆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馆员精于业务,对业务知识烂熟于心。这里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熟悉业务,而是在精于业务的基础上透露出幸福感。譬如,对于没有架位导航(RFID)的阅览室,我们经常会遇到读者询问某一本书位于书架的何处,该如何去查找。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机械式地去寻找,显得很麻木。然而在这单调的找书中,我们也是可以获得乐趣的。如有读者需要在书架上找一本书,只是提供了书名,没有提供索取号。作为一线馆员,我们可根据书名大致确定图书所属的分类,紧接着根据“中图法”确定大致的索取号,这样就会很快定位好架位范围,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图书。通过这一小小举动,读者会对你由衷钦佩,自然你内心也会感到幸福与满足。久而久之,一线馆员就不会因为工作的单调而产生消极情绪,职业倦怠自然消除。
“自信”: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这一条不仅适用于图书馆员。我们在为读者服务时,要有足够的自信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不能因为读者提出的问题复杂,我们就避而不做。我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读者解决困难,读者自然会认可我们。只要得到认可,我们干工作才会更加有劲头。比如,读者需要查找的资料在我们的检索系统里没有,这时,我们不要轻易让读者离开,可以在工作空闲时间帮助读者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百度搜索引擎等上查找,并下载发送到读者邮箱。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的满意就是对我们的认可。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认可,能极大地增强我们工作的信心,让我们享受到为读者服务的乐趣。
“热情”:“干一行,爱一行”,需要的是对工作的一股热情,对工作时刻保持一颗充满激情的心。读者服务亦是如此,如果我们每天给读者的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读者肯定心里不舒服,对我们的态度自然也是冷冰冰的,我们也会觉得很不舒服。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因此,一线馆员在工作时,要时刻微笑面对读者,积极主动帮助读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时刻为读者着想,用心为读者服务,给读者营造一种温馨的“家”的氛围。
职业倦怠在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中普遍存在,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多与同事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的喜悦,适时进行心理调节。工作中要充满自信,带着一腔热情为读者服务,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文章来自《图书馆报》/国家图书馆/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