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3/30 8:36:00 点击数:759 |
|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过:“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细数人类文明,无论是西方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还是中国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无不浸润着文墨芳香,闪耀着智慧的火光。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来,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不断被提及。那么,什么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该怎样建设?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胡晓明馆长、分管技术的李欣副馆长。
智慧图书馆——“订制美好时光的记忆”
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再到智慧图书馆的历程,现在正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为智慧图书馆的阶段。然而,智慧图书馆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技术概念还应该是一种具有厚度的人文关怀。
胡晓明馆长从人本角度深入地阐述了智慧图书馆:它能实现广阔的互联以及共享,连接人与书、人与人、书与书、连接一切,进行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是知识的贮存器与能力的加油站,而且充当权威学术信息的门户基地、充当文化传承与知识享受的新孵化器。如“丽娃搜索”,不仅能够方便地将全部相关专题的电子资源一网打尽,而且能够重新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智能化地扩大专题与专题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隐性的联接,以技术延伸人的思想。当然智慧图书馆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合理的业务流程重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举个例子:我到图书馆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订制美好时光的记忆。’(这个口号已经写在校园里的招风旗上)但是,这只是一种文学性的说法而已,强调每个人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积极的校园人生。然而,我们的智慧图书馆馆员通过数据的整理与挖掘,在每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可以真正交给学生们一份他们自己的图书馆生活记录,一份看了多少书、泡了多少天的图书馆、留下哪些读书感动的心路历程等等的图书馆生活史,这就是用智慧图书馆的技术,落实了诗意的浪漫,每个人都可以见证、可以反省、可以珍视的记忆。” 胡晓明馆长解释说。“那么今年恰逢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图书馆方面要以智慧图书馆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与服务创新,通过今后五年的建设将图书馆服务提升一个新高度,争取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
分管技术的李欣副馆长则从技术层面上解读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不单单是技术、设备、管理者方面的改变,它也是一种理念和认识的提升;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科学为基本手段,兼具知识共享、服务高效、使用便利特点的一种图书馆运行模式,包括、实体图书馆智能化、虚拟图书馆资源的整合和集成一站式服务,并通过空间再造、服务手段的不断丰富以及移动设备的感知实现图书馆的泛在智能服务。从整体上来说,智慧图书馆是未来新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当问及我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没有什么困难、图书馆方面准备如何应对时。李欣副馆长说到:“智慧图书馆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可看到的目标。现在大家都是摸索着往前走,从技术角度来讲就是不断应用新技术去提升服务,技术不断发展,服务永无止境。同时,在技术应用与设备投入的把握度上,还需引进评估机制,权衡受众与需求的关系。但发展是趋势,是动力,更是机遇,我们必须顺应。”
大数据——“更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
大数据是当前十分火热的概念,而图书馆则掌握着庞大的读者行为数据库。大数据思维与技术在建设智慧图书馆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为其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从2009至今每年都会以白皮书的形式推出读者利用印刷型文献的统计分析。该报告希望通过了解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为图书馆馆藏发展、藏书布局、流通借阅规划设置、服务人员配置提供参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希望利用数据分析我校读者的阅读倾向,为读者的阅读选择及学校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去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已经把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系统资源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中,实现了针对性资源推送服务。接下来,图书馆方面还会在数据服务方面开展工作。目前,正在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在数字资源利用方面准备基于访问日志实现对数字资源利用进行深度分析,总的目标是要多维度扑捉用户行为的变化,把握用户需求使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
移动媒体时代——“让图书馆无处不在”
华东师大图书馆现在朝着智慧图书馆的方向努力。那么智慧图书馆下一步又将有怎样的发展目标呢?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方面表示,“下一步努力方向其实不完全是针对‘一个很明确的智慧图书馆的目标’。实际上我们规划和不断努力的方向就是提升服务,一个是传统服务的深化、一个是服务功能的拓展,即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扩展。随着读者需求变化,实体图书馆服务模式要不断创新,图书馆作为场所的功能更加凸显,空间作为一种资源逐渐成为读者新的需求。通过前台设备与后台资源有机融合的空间改造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正在不断将技术手段和设备应用到服务与空间中,以此来提升读者的体验。同时,横向的扩展将把服务空间再扩大,服务再延伸,发挥图书馆人专业优势,从海量资源中通过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把针对性服务融入到教学和科研的过程当中,不单单要满足读者,还要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与移动设备的关系更加紧密,华东师范大学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向移动服务方面的靠拢。“我们要思考怎样去把图书馆的服务拓展到移动端,不能将PC端服务照搬到移动端,要分析哪些服务适合移动端,把这些服务推送到离读者最近的地方,让图书馆无处不在。”李欣副馆长解释说。
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的亲密伙伴
新技术与信息时代的新挑战是难以预测的。未来十年至五十年是信息技术发生重大突破以致带来学习的革命的时代。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已经战胜了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这表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速度、存储容量、数据拥有量等都将大幅度提升,而且更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拥有了“自学习”或深度学习的能力。胡晓明馆长说:“阿尔法围棋的咨询师在与围棋对弈的过程中,自己的排名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从世界600名一下子提升到第300名。将来智慧图书馆与人工智能设备结合,我们学数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不长的时间内大幅度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再也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