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新技术设备给图书馆带来的麻烦
发布时间:2016/5/12 15:10:00 点击数:788 

  进入21世纪这个网络信息社会,全国各级图书馆都在不断引进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比如出入口检测仪、RFID自助借还机、OPAC图创借还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这些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档次,也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标配。技术是把双刃剑。图书馆新技术新设备的进驻,一方面给读者带来便利,使读者不用馆员帮助也能自由享受到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会给图书馆带来麻烦,在技术设备操作失灵时,容易引发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矛盾。

  RFID芯片被撕毁,图书无辜被盗。现在大多数图书馆使用的RFID自助借还甚至是智能定位借阅系统,需要在文献的封底贴上一个特殊的感应芯片。但是,在文献借阅室的角落里时常能发现被撕毁的芯片。这是有预谋的:读者为了偷盗图书,擅自撕毁RFID芯片,堂而皇之地把书带出借阅室。因为芯片没了,出口处的检测仪就无法感应,也就不会报警提醒图书馆员。于是,这本书就从此消失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图书馆装有监控,也很难找到偷盗者。但是在文献借阅系统中,显示该书仍旧存在于馆内。这就是一些读者质疑的问题:明明查阅馆藏中有此书,在书架上却死活找不到。大多数读者很少想到是读者盗取了图书,而会归罪于图书馆乱架以及管理混乱———图书馆是有苦没处诉说。

  出入口检测仪反应不灵敏,图书“走失”。有些“聪明”的读者发现,书籍贴在读者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与检测仪呈特殊角度,检测仪是不会报警的。这是检测仪本身的弱点,无法360度全方位感应芯片。这种情况下也容易被一些不法读者利用,造成图书失窃。

  RFID自助借还机感应太灵敏,造成读者借阅信息有误。设备太迟钝了,容易检测失灵;设备太灵敏了,也容易获取与目标图书不相关的其他信息——— RFID自助借还机就容易犯这个毛病。一般情况,读者排队间隔1米左右进行自助借还,机器操作是正常状态。但是,在排队读者较多、人挤人时,有些读者会先把书袋拎到自助借还机旁,另有一种情况是自助借还机上还堆放着其他人还回来的书。这个时候,正在借阅的读者拿出借阅卡让机器扫描感应,准备借书时,借阅卡容易读取附近图书的信息。如果读者没有当场打印借阅清单进行核对的话,他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借阅卡上有陌生书籍信息。等到他查询或还书时发现这一事实,往往都过去好几天了,基本上对当时的印象模糊了。工作人员也无法确认该信息的对错,除非读者在书架上重新找到该书。这时候,这就容易引起读者的不满,甚至气愤,直接告状到馆长办公室。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自助借还机上有个温馨提示:及时清点图书借还信息。

  OPAC图创借还系统失控,造成读者借阅信息有误。这个系统除了会有上述自助借还机造成的借阅信息失误外,还会使读者借阅时长错乱。我馆可供外借的文献资源分为图书、杂志、音像等,每种文献借阅时长不等。借阅卡也分为内部员工卡和读者借阅卡,借阅时长也不相同。有时候会出现读者明明在外借室借阅了一本图书,可是借阅期限却等同音像资料或者等同内部员工卡。如果借阅时限延长了,读者基本上不会来找。但是如果缩短了借期,让读者白白缴纳滞纳金,读者就会来找图书馆员评理了。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也会发生。

  放置在馆门口的自助借还机不能及时处理还书信息,给读者添麻烦。在馆门口放置自助借还机,目的是便于读者在图书馆下班后还书。可是,自助借还机经常会将读者还书信息滞后。读者按照正常程序把书还了,可是上网一查询,发现该书的借阅信息还在借阅卡上。因为还书时没有工作人员在旁作证,这种错误信息会使读者火急火燎地打咨询电话。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会着急,因为如果不按期还书或者丢书了,是要缴纳罚金的。为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图书馆的做法是在第二天收受自助借还机里的图书时,全部重新还一遍,并在自助借还机上提醒读者:第二天上午10点以后再查阅借还信息。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问题就更多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般设置在远离图书馆的社区或街角或机关大院等,目的是为了便利读者就近借阅图书。但是,这种24小时自助图书馆出故障的概率相当高,或者吞卡,或者吞书,或者借阅不灵,搞得读者一阵慌乱,投诉电话特别多。销售该设备的商家虽然积极配合,接到投诉电话就及时赶往现场修理,但无奈对这种价值40多万元的庞然大物一时半会而也修理不好。于是,这种机器经常处于罢工状态,不仅引来读者的不满,也让记者们瞄上了,网上经常会有抨击的文章出现。

  为了减少新技术给图书馆和读者带来的不便,我们图书馆在这类设备的旁边和各个重要角落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在读者利益受到侵害时,或许监控摄像头就是唯一的目击者了。

  尽管会给图书馆带来林林总总的不快,但总的来说,新设备新技术是一种进步的力量,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是便利和自由,也节省了图书馆很多的人力,让图书馆的运转更加高效智能。所以,我们在想方设法克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仍要报以积极的态度。(福建省图书馆 皮春花)

  来源:图书馆报 2016年05月06日

 


(文章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钟思)